外資險企2019成績單:整體保費漲三成 財壽險盈利能力顯差距
剋日,各險企陸續披露2019年4季度償付能力講述,外資險企中,除中航安盟、安盛天平2家財險公司及友邦人壽、中英人壽、鼎誠人壽、永生人壽及平安康健5家壽險公司外,其餘財、壽險外資險企4季度償付能力講述已悉數披露。
梳理整年數據來看,外資壽、財險公司劃分實現保費收入2730億、298億,同比增幅均約3成,凈利潤、償付能力方面也整體显示穩固,憑據保險業對外開放推進節奏,在2019年外資保險公司增資、設立分支機構、分公司等動作之下,2020年保險業對外開放將進一步落地。業內指出,從長遠來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措施不會放緩。無論是外洋投資的股權佔比,照樣外資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渠道拓展,都會對我國金融主體發生深遠影響。
外資壽險公司保費突破2700億,德華安顧虧損3.66億居首
首先來看壽險公司,據藍鯨保險不完全統計,外資保險公司2019年合計實現保費收入2729.82億元,同比增約3成。其中工銀安盛人壽以542.11億元排在首位,同比增幅逾6成,恆大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20.23億元,同比實現3成的增幅,其中4季度實現保費收入180.43億元。
(友邦、中英人壽、鼎誠人壽、永生人壽及平安康健為2019年前3季度數據)
友邦人壽暫未披露4季度償付能力講述,早年3季度的257.23億元保費收入來看,仍居於外資壽險公司“三甲”;2019年整年原保費收入突破百億的另有中信保誠人壽、招商信諾、中意人壽、中美聯泰以及交銀康聯,其中中信保誠保費收入突破200億。
仍有5家外資險企2019年保費收入未能突破10億元,劃分為德華安顧、中韓人壽、瑞泰人壽、中法人壽、君龍人壽。鼎誠人壽前3季度僅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0.64億元,整年保費能否突破億元,仍是未知數。
再來看盈利情形,外資壽險公司保持穩健特色,整年合計實現凈利潤約164.43億元,其中,友邦前3季度實現凈利潤53.11億元,若延續以往盈利態勢,整年凈利潤將有進一步突破。2019年終,友邦保險推進“分轉子”,深拓內地市場,引入保險業宿將李源祥,2020年的內地謀划動作,值得關注。
(友邦、中英人壽、鼎誠人壽、永生人壽及平安康健為2019年前3季度數據)
中美聯泰、中信保誠劃分實現18.54億、17.42億凈利潤,劃分同比增進16.17%、57.79%,招商信諾實現13.75億元凈利潤;此外,中宏人壽、工銀安盛、中意人壽、恆大人壽凈利潤均迫近10億元。
仍有部門外資壽險公司在2019年泛起虧損,其中德華安顧人壽凈虧損3.66億元,暫未走出虧損周期,成為虧損最為嚴重的外資險企,復星保德信人壽、滙豐人壽、君龍人壽等險企也泛起差別水平的虧損。
從償付能力情形來看,2019年4季度末,除謀划處於阻滯狀態的中法人壽,償付能力為-14743.4%外,其餘外資壽險險企整體償付能力足夠,集中於150%-300%區間。
整體來看,以保障型營業為主的外資壽險公司显示整體穩固,保費、凈利潤保持上行趨勢。2018年以來,在保險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靠山下,外資壽險公司也在逐步推進在華營業,2019年中韓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中銀三星人壽等險企推進增資。憑據羈繫要求,2020年最先,壽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突破51%的限制,到達100%,政策東風之下,外資壽險公司的結構與對中國保險業整體影響,值得期待。
外資財險公司保費收入增約3成,信利保險4季度保費為負
再來看財險方面,2019年,據藍鯨保險統計,外資財險公司合計實現保險營業收入約297.52億元,同比增逾3成。
分公司來看,前3季度保費收入排在首位,實現43.88億元保費的的安盛天平暫未披露4季度業績。從已披露數據來看,2019年保費收入排在首位的外資財險公司為國泰財險,實現保費收入48.23億元,背靠螞蟻金服股東優勢,國泰財險退貨運費險成為營業的主要支持。
中航安盟、安盛天平為2019年前3季度數據
厥後是安聯保險與利寶相助,劃分實現保費收入25.29億、22.76億元,其中安聯保險同比增約1.5倍。
美亞財險、三井住友等8家險企保費收入突破10億,前3季度實現保費收入16.61億元的中航安盟也暫未披露4季度數據,整年保費預計居於行業前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示意退出直保營業的信利保險,4季度保費收入為-56萬元,整年合計保費收入0.08億元,而正是保費收入的削減以及銀行定期存款本息無法收回,信利保險指出,將對其凈現金流產較大影響,對此,信利保險示意,將針對主要大額保險,增強與客戶及經紀人的相同和信息交流,確保重大保單的續保,同時拓展營業渠道,提防因保費收入猛烈更改對凈現金流發生的壓力。
在車險紅海拼殺猛烈的靠山下,財險公司的盈利情形頗受關注,重點深耕責任險、企財險的外資財險公司,盈利能力則相對穩固,據藍鯨保險統計,2019年合計實現凈利潤7.62億元。
中航安盟、安盛天平為2019年前3季度數據
但盈利能力有限,其中,美亞財險實現2.29億元凈利潤,其餘財險公司凈利潤均未能突破億元,此外,利寶相助、富邦保險以及信利保險,則略有虧損。
償付能力方面,外資財險公司2019年終焦點、綜合償付能力足夠率整體略高於壽險公司,集中於200%-400%。此前,受制於羈繫要求,外資險企在分支機構設立方面有所限制,藍鯨保險注意到,2019年,相關門檻降低后,已有不少險企醞釀並落地分支機構的設立動作,伴隨着營業進一步開展,外資險企資金利用率或進一步提升,償付能力也將隨之更改。
此外,外資財險公司的現金流動情形也值得關注,國泰財險整年凈流出約10億元,其中謀划活動凈流出主要用於手藝服務費,2季度凈流出8.9億則主要基於投資放置;安達保險除3季度凈現金流為正外,其餘三個季度凈現金流均出現流出狀態,整年凈流出約1.2億元,對此,安達保險示意,除存出資源保證金外,資金運用僅限於一年及一年以內的定期存款、協議存款,流動性風險低。
“2020年是保險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主要節點,在此前兩年的政策激勵與助推之下,外資險企正在通過增資、增設分支機構、設立子公司等方式加速在華結構”,保險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指出,“而對於行業來說,外資保險公司在康健險、非車營業領域的精耕,也將在對外開放提速的靠山下進一步影響中國市場”。
只管當前各行業生長或整體面臨影響,但業內指出,從長遠來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措施不會放緩,2020年險企的結構動作也值得期待。“當前開放依然是主旋律,金融無疑是最大的開放工具”,崑崙康健保險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剖析指出,“不管是外洋投資的股權佔比,照樣外資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渠道拓展,都會對我國金融主體發生深遠影響”。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