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平台注册> 欧亿代理1970_中国科学家发现 1.25亿年前的“善变”植物 欧亿代理1970_中国科学家发现 1.25亿年前的“善变”植物 新华社讯 (记者王珏玢)记者11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南古所)获悉,来自该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最近在辽宁省凌源市发现一种约1.25亿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变果。这种有趣的远古植物,同一个植物个体上长着形态各不相同的叶子和果实,这为人们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态打开了窗口。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鑫介绍,被子植物通俗来讲就是开花结果的植物。它们是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被子植物约30万种,占现生植物界种类的绝大多数。现在的被子植物,同一种植物的叶、花、果实等器官形态基本一致,而凌源变果之所以特别,在于一个“变”字。 此次发现的凌源变果化石,长约17厘米、宽12厘米,其中保存了植物末端的多个器官,包括茎、叶、花蕾、果实等。从形态上看,同一棵凌源变果上长出了多种模样的叶片和果实:有的叶片具有细长叶柄,有的则没有叶柄,直接长在枝上。有的果柄短而粗,上面聚集生长着很多个果实,有的果柄则细而长,上面只长着一两个果实。 “这些不同特征如果放在现代植物中,有可能已经跨越了很多不同的生物类别。但在1.25亿年前,它们确实出现在了同一棵植物上。这充分说明,早期被子植物在形态上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王鑫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责编:何淼、熊旭) 欧亿app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1-12
欧亿代理开户> 欧亿代理1970_科研质量评价,江苏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欧亿代理1970_科研质量评价,江苏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科研人员,评价考核标准各异;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江苏省教育厅10月下旬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科研人员、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群体、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在减少评审项目数量、改进评价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等领域尝试改革。 重点考核成果质量及社会贡献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SCI引用情况以及重成果数量、轻转化应用等情况,《意见》引导高等学校更加重视科研质量和实际贡献,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张兆臣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和多元长效评价机制。 这种分类,体现在四大领域。就科研人才的分类评价来说,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就分别有3类评价标准。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情况和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科研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人员,着重评价工作绩效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其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 科研成果的质量贡献如何分类评价,在《意见》中也予以明确。《意见》指出,科研成果评价以强化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为导向,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重点考核研究成果质量、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其中,对于基础研究类成果,着重评价新发现、新理论的科学水平和科学价值以及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及国内期刊论文所占比例,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成果判断直接依据。 对于应用技术类成果,着重评价成果的创新性、成熟度及转化应用情况。对专利的评价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专利的转化运用。 探索非常规项目评审机制 “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以论文、项目、奖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企业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接受市场的评价。评价机制的不统一造成高校院所的研究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同时也造成科技界和产业界较难实现双向人才流动。”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业内人士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考核科技成果转化时,最好不要定太僵化的成果转化金额、转化率指标,而要看成果转化是否真正服务于产业界,产业界是否因为这些成果转化而升级,并产生附加值。 在项目申报、评审和验收时,项目实施效果和代表性成果,江苏将差异化评价其创新点和贡献度。 例如,对于基础研究项目,着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及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着重评价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的效能和应用价值。 对于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着重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及其在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应用示范类项目,着重评价集成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多采取应用推广相关方评价和市场评价方式。 在《意见》中,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强调公平、公正、透明,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等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不仅仅是学校组织校内评价,应邀请国内外同行、社会需求方共同评价。”张兆臣说。 评价结果的使用也更灵活,张兆臣介绍,鼓励将科研评价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在院系和专业设置、岗位聘任和考核、资源配置、学科评估、研究生教育等工作中合理使用科研指标。 本报记者 金 凤 (责编:何淼、熊旭) 欧亿已注册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1-12
欧亿平台开户> 欧亿登陆线路_一所百年学府与七家科技小院 欧亿登陆线路_一所百年学府与七家科技小院 图为彭泽虾蟹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在小龙虾育苗中心进行现场勘查、水质检测阮记明摄 2020年10月下旬,正值江西农业大学建校115周年大庆前夕,一条从北京传来的消息在该校刷屏。在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举办的“2020十佳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评比中,江西井冈蜜柚科技小院与江西彭泽虾蟹科技小院双双跻身其中,为这所百年学府的庆典,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依托学校不断累积的科技创新平台、专业人才等资源,围绕江西现代农业产业重大需求,在全省布局和建设了上高水稻科技小院、井冈蜜柚科技小院、修水宁红茶科技小院等7个科技小院,迈上了精准科技服务的升级之路。 对接产业需求,小院里带出大产业 在彭泽县的万亩稻虾基地,稻边水塘里的地笼饲养着满是活蹦乱跳的鲜虾活蟹。彭泽虾蟹科技小院以彭泽县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力引领当地虾蟹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我们的技术不是针对虾蟹养殖一个环节,而是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彭泽虾蟹科技小院负责人阮记明常驻小院,了解养殖户在虾蟹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长期跟踪服务。该小院以服务小龙虾产业集群为重点,将发酵麸皮和土壤改良技术、稻秆发酵虾苗过冬培育技术、富硒技术、虾蟹甲壳提取技术等融入全产业链集群。 贫困养殖户姚友义惊喜地发现,小院科研人员研究的发酵麸皮投喂及土壤改良等技术,成为养殖户的增产秘诀。“使用新技术后,虾体更大了、密度更高了、患病更少了,水质也更好了。”从今年4月份开始,姚友义采用新技术,短短66天时间内,小龙虾亩产超过210斤,总产超过4400斤。 小院先后与当地15名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入驻师生们坚持“四问、四带”即问生产、问脱贫、问需求、问困难;带技术、带人才、带项目、带费用。在太泊湖金湖村、马当船形村等地,小院先后建立了10余处核心养殖户、样板示范田,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就连以前无人问津的虾蟹壳也能变废为宝。“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和壳聚糖技术,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大大提升经济价值。”阮记明说。 该小院还积极在彭泽县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在小院技术指导下,可亩产有机稻600斤,小龙虾300斤,亩均收益6000元,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前彭泽县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虾蟹产出地,至2020年底,该县小龙虾养殖将达到16万亩以上,年产值逾8亿元。 产学研零距离,把论文写在赣鄱大地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打破以往校企校地合作形式,师生们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们同吃同住,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管理知识,在使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辅相成的同时,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有了更多可能。 科技小院创设独立办公场所、师生长期驻守的模式,随时随地助力农业生产。上高水稻科技小院师生深入上高县、进贤县、丰城市、崇仁县等地精准指导水稻种植,开展优质稻“两优一增”壮秆保优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等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培训农户和农技人员250余人。 广昌白莲科技小院师生先后赴广昌、石城和吉安等地开展技术指导讲座,培训人员200余人,进行田间指导4场,分离白莲病菌12株,切实解决莲农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问题。 安远蜜蜂科技小院师生深入安远县全域18个乡镇、石城县部分乡镇开展养蜂饲养调研及技术帮扶服务,推广“中蜂免移虫育王生产器”在近300群蜜蜂中得到应用。 赣州食用菌科技小院师生先后赴赣州章贡区、宁都、抚州乐安及吉安等地指导生产,仅在章贡区举办的2次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培训当地菇农200余人次。 一年来,7个科技小院共入驻学生35人,撰写日志634篇,累计入驻天数1060天,解决产业中技术问题37个,开展入户调查85次,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近4000余人,撰写调研报告21篇,发表学术论文5篇。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真切体会到了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而激发出青年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对创新创造的渴求、对奉献社会的担当,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水稻科技小院的负责人曾勇军深有体会地说。 高 芸 本报记者 寇 勇 (责编:何淼、熊旭) 欧亿2登录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1-12
欧亿代理1970> 欧亿开户_浙江大学:饭菜按重量计价提升光盘率 欧亿开户_浙江大学:饭菜按重量计价提升光盘率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红烧鸡腿套餐小份饭、鱼香肉丝套餐小份饭、雪菜黄鱼套餐小份饭……9月开学以来,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在外卖选餐方面有了新变化,在微信订餐端增加了“小份饭”选择,方便师生按需取用。 “以前盒饭都是二两,对我们胃口小的女生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的小份饭,刚好合我的饭量。”经常在微信端订餐的一位大二女同学说。 一直以来,浙大将“绿色”作为食堂运营的核心理念,在饮食中心成立了菜肴研发团队,利用大数据、消费研究等方式,深入研究就餐群体的口味需求与消费偏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品质,研发新式菜品,让菜肴入盘更入胃。 为推进“节约型食堂”建设,浙大后勤集团与浙江校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于2018年率先在玉泉校区二食堂推出集人脸识别、自动称重计价、无感支付和营养分析等于一体的食堂管理系统,通过技术应用创新食堂业态,提升消费体验,传递“节约”“光盘”等理念。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智慧系统能精准记录用餐者食物的卡路里,师生们取餐完毕后,手机上马上收到关于本餐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分析,提醒用餐者摄入平衡。“每取一个菜还会实时显示取菜重量与价格,这样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合理控制消费支出。”一位正在用餐的老师说。 “实行按重量计价改变了传统的‘按份出售’方式,就餐师生可以合理适量地选择菜品,进行多样菜品的选择搭配。”浙大后勤集团总经理林旭昌介绍,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推广这种新模式,就餐者的光盘率明显提升,剩余量明显下降,餐厨垃圾可减少一半以上。 他介绍,接下来浙大还将通过中央厨房建立食材集中加工流水线,通过实施标准操作和机器代人等措施,提高食材利用率,减少分散加工带来的损耗与浪费。 (陆健 严红枫) (责编:何淼、熊旭) 欧亿台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