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平台开户> 欧亿官网注册_这里的年轻人有个“书院梦” 欧亿官网注册_这里的年轻人有个“书院梦” 原标题:这里的年轻人有个“书院梦” 提起播雅书院,在贵州的“国学圈”名气不小,它由几位90后年轻人自发创建。创始人石行2015年从贵州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琢磨着和几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伴下乡办书院。谈及初心,石行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我看到创建新型书院大有可为。” 可是,这“书院梦”怎么圆?说来也巧,满腔热忱的年轻人遇上了钟爱传统文化的贵阳市花溪区天鹅村村民。他们将自家依山傍水的宅基地,以资源入股的方式加入书院。就这样,播雅书院在青山绿水间渐渐成型,各种活动纷纷开展,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每逢节假日,古诗词诵唱声就会从播雅书院传出。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在志愿者老师带领下吟诵着,一首质朴古拙的《汉乐府・江南》就这样从线装书上缓缓流入诵唱者的心田。 花溪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在这里兴建的贵阳孔学堂,更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主导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心,引起学界瞩目,成为贵州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在孔学堂的带动下,花溪区陆续建起了青岩书院、播雅书院、茫父书院、孔子书院、菊林书院等民间书院,创办者既有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也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利用周末假期,一起吟诵经典、研习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行,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社会教育新形态。 播雅书院汇聚了一批文化教育界专家学者和优秀大学毕业生,探索出“乡村三变+传统书院+活态博物馆+研学基地”的发展路径,吸纳并鼓励村民入股,既可以让农民群众分享固定分红,还能通过书院用工、茶艺、文艺表演、民俗特色店铺、生态餐厅等带动就业,完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全域旅游文化从业者”的“乡村三变”。 播雅书院的文化公益课不仅教社区群众诗词歌赋,还有专门的菜园留给居民自己种蔬菜,志愿者教师与社区居民一起下厨房,淘米煮饭、洗菜下锅,自食其力、耕读养德。他们还引进贵州智慧旅游产业联盟的文旅企业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出天然无公害高品质的红花稻,通过提升农业附加值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阳市教育局等部门已将部分乡村振兴、社区文化建设的单体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交给像播雅书院这样资质良好、执行力强的民间书院来完成。书院也以此为契机,主动和省社科联等部门合作,进一步提升和规范书院的各项公益活动。 建好一个书院,传承一方文脉,培养一群文化传承人,解决一部分乡村就业,德润一方民众,带动一地和谐发展的愿景,正在像石行这样的年轻人手中实现,他们的“书院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一份文化驱动力。 (责编:陈羽、杨光宇) 西安欧亿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7
欧亿代理注册> 欧亿代理开户_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欧亿代理开户_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德智体美劳相结合,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美育是这五位一体的重要构成。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焦点所在。《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实现这样的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缺一不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一不可。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可缺失的核心构成。 发现人格之美 从美学之真善美的关系来看“德智体美劳”,德是求善,智是偏重于求真,美是偏重于求美,体与劳偏重于求善,“德智体美劳”在真善美的关系上是互为一体相互融通渗透的,各有侧重,但又相互依存。从人的成长来说,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成就一个“大美”之人。 孔夫子认为“里仁为美”,即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仁”的思想修养和实践,也就是以仁爱为思想核心的人格精神力量铸造与实践,要求有人格精神力量之美和社会担当之美,美善合一,以善为美。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先生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因此,美学修养、道德教养从来都不可分离,合成为人格精神力量的核心构成,这是美育的目标,也即是培养高尚的人、有教养的人、真善美合一的人的核心构成。 发现拼搏之美 在美学中有两个重要的范畴,即优美与崇高。就纳入美育体系而言,现今存在的状况是优美有余而崇高不足,究其原因是美育失衡,是对美的基本认识的偏颇和误解,造成只追求形式美、外在美和外在的光鲜,有整体向优美化发展的趋势,道德的力量和崇高的精神缺失,诞生了诸多“伪男”“娘炮”“草莓族”。在社会层面上,现今“互联网+”的时代,一些媒体推波助澜,力推各类外在的美化,诸如片面追求优美的服饰、优美的容颜而内心弱化,各类娱乐节目推出的公众形象人物也常常是“优美化”的,阴柔甜腻,而铸就坚韧精神、顽强意志、高尚品格、崇高道德力量的东西传播的不够,即使是有所传播,也往往被“优美化”了,俊男靓女粉墨登场,音容柔魅,难于震撼心灵、强化意志力量,影响了一代年轻人。在教育层面上,首先家庭教育缺失,传统教育的“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之精神力量的教育渐行渐远,导致学生不只精神力量不足,身体力量也孱弱。在此,美育与体育、劳育不可分离。劳育是学生劳动观念、意识、意志的培养,借此确立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同时也通过劳动锻炼了体能。“劳其筋骨”(含体育和劳育)也是对崇高的坚强意志品质的外在强化。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加强体育、劳育的用意所在。体育中有崇高,劳育中有崇高,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是崇高,愚公移山的“搬山寓言”是崇高,九八“抗洪精神”是崇高。今年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道德精神、科技力量、身体素质、心理韧性和不畏牺牲的劳作所铸就的集体和个体的崇高精神美而产生的意志力量,让我们直面疫情,去战胜疫情。在此,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而崇高的精神意志力量是一个重要所在。而大学是学生意志、品格的形成和定型期,因此崇高之美的教育亟待强化。我们需要“静若处子”的合乎情感判断和理性判断的阴柔,更需要“动若脱兔”的合乎时代大潮和理想信念的大气磅礴的行动力量。这将得之于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综合作用,得之于崇高之美对于人格精神力量的作用。 就人格精神力量而言,所谓崇高之美是百折不挠、意志坚韧、敢于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力量和“铁肩担道义”的社会担当,是服务实现“中国梦”、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牺牲精神。 发现思想之美 美育不完全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目的,但不能理解为只是教授学生唱唱跳跳、写写画画、能唱能跳、能写能画和懂得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即可,即对艺术美的认识判断和实践,而且还偏颇于“优美”了,阴柔化了。美育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人格美的培养、精神力量和意志力量的铸造,即对社会美的认识判断和实践。对“优美”的认识和实践只是美育的一部分,而对“崇高之美”的认识和实践应是更为核心的所在。一个“高尚的人”“有教养的人”,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强大的内心是不畏困难、不惧挫折失败的,必须经过崇高之浸染、洗礼、磨砺才可铸就。 就崇高而言,美育与政治理想教育是相交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也是一种崇高之美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和信仰的正义性、合理性、科学性、高尚性、崇高性基础上,人们就能够坚定地拥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被驱使着激励着自发地、自觉地不断努力奋斗,虽千难万险,但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理想精神的显现和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人格精神力量的显现和实践,是最伟大的崇高之美。 (作者:王远坤,系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责编:熊旭、杨光宇) 欧亿怎样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7
欧亿代理注册> 欧亿代理网址_北京市教委: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年内覆盖教育系统 欧亿代理网址_北京市教委: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年内覆盖教育系统 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年内覆盖教育系统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北京市新时代教育系统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各单位年底前实现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到100%;2021年,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5%以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0%。 为实现这些目标,本市将开展健康教育行动、传染病防控行动、校园环境改善行动、食品安全行动、节能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行动、控制烟草行动、厕所革命行动、健康促进行动等九大行动。 《方案》要求,要强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护野生动物等健康行为,把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及校园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系统传染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师生员工晨午晚检及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艾滋病工作。 要按照健康促进学校建设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充足、完好的洗手设施。按时对学校室内区域进行通风换气,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地面、走廊、楼道、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进行清扫消毒。原则上每周开展一次校园大扫除,彻底清除积存杂物、废弃物、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干净。 同时,学校要做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监测,杜绝带病工作。做好食品原材料的采购、进货查验、贮存登记和加工制作等规范管理,做到所有原料来源可追溯,不得制售冷食类等高风险食品。重点做好学校食堂尤其是冷链食品原材料采购、餐食加工制作、食品贮存、分餐操作、留样操作和操作间环境卫生、餐具消毒及人员健康等环节日常管理。保证人员健康、食材安全、餐具洁净以及操作规范。 学校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现象,积极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着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大力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鼓励均衡营养、合理膳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加强公务用餐管理,把节约理念贯穿食堂就餐、公务活动用餐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减少浪费。(记者 武文娟) (责编:熊旭、杨光宇) 欧亿怎样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7
欧亿代理开户> 欧亿官网注册_韵味十足的蜡染工艺研学游 欧亿官网注册_韵味十足的蜡染工艺研学游 王方周在工作室工作。 本报记者 黄 娴摄 逐梦人: 王方周,“80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他曾在外打工,后回乡开办蜡染制作坊、体验馆,在传承非遗工艺的同时,积极开展研学游。如今,他一年接待研学游客约6000人次,收入超过30万元。 用蜡刀蘸取熔蜡,在布料上进行蜡画创作。蜡画制作完成后,经漂染、脱蜡、漂洗等工序,最后将染色完成的布料进行晾晒,一件蜡染制品就算完成了。每一堂研学课上,王方周都细心地给学生们讲解蜡染制作工艺。 王方周自幼喜欢画画、书法,在母亲的熏陶下,对传统手工艺蜡染充满兴趣。可当时的苗家蜡染“养在深闺无人识”,想通过这门技艺赚钱,没有门路。 2003年中专毕业后,王方周选择外出打工。2016年8月,王方周和合伙人杨而报浪在丹寨县城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我感到时代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传统工艺品。”2017年下半年,随着对口扶贫项目丹寨万达旅游小镇的落成,他们又在小镇开办了“欧报浪蜡染体验馆”。 随着当地游客日渐增多,王方周开始思索如何拓展业务范围,研学进入他的脑海――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在旅游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非遗文化产品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 从旅行团游客开始,到高校师生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朋友,来体验馆研学的游客越来越多。“几年积累下来,我们已经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课程。”王方周说。如今,他的团队正在研发蜡染制作的线上产品体验包,希望将蜡染教学延伸至线上。 为使更多村民享受旅游以及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红利,王方周聘请了当地蜡染技艺高超的老人担任导师,手把手教学生制作。“他们中很多都是贫困户,这样既能传承技艺,又能帮大家解决生计。” 王方周说。 去年,借着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的东风,王方周的工厂获得了杭州市滨江区对口帮扶资金32万元,用于工厂的改造。工厂目前带动了10来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收入每月在2000元左右。 (责编:熊旭、杨光宇) 欧亿厂房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7
欧亿代理开户> 欧亿网址开户_辽东学院:大学食堂自选称重 节俭已成新风尚 欧亿网址开户_辽东学院:大学食堂自选称重 节俭已成新风尚 原标题:辽东学院:大学食堂自选称重 节俭已成新风尚 “有热菜、小菜、水果等近40个品种,我们可选余地大,根据自身食量就能更好做到光盘。”辽东学院2017级管理学院学生刘雅男表示,自助选餐、自选称重模式在食堂全面推广后,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模式为“每次少取、多次取餐”提供了便利,让节约粮食更加容易操作。 学生们进入自选区,按照指示标识在入口拿好餐具,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食品。选餐结束后,在出口处通过公平秤称重结算,重量精确到克。其中副食1.4元/50g的价格结算,主食0.3元/50g的价格结算。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传统窗口出售主食时,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学生的要求调整分量,不够吃还可以再次免费添加。 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代表定期与后勤人员交流制度。根据学生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在制作馒头、切配水果时缩小单品重量,制作100g和50g两种馒头,切配小块的水果,从每一个细节避免浪费。同时,邀请学生们到食堂制作间参观,推出“妈妈的味道”等家乡菜制作互动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节俭意识。学校第一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餐余垃圾大概四大桶,改成自选之后变成了一桶,且大多是麻辣烫、砂锅、拉面的汤汤水水,基本做到了光盘。 秋季开学后,辽东学院掀起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热潮。学校第一时间向全校发出倡议,各个食堂竖立起“倡导节约生活,共建绿色校园”签名板。该校还制作了节约粮食公益视频在全校播放,并组织开展线上勤俭节约美德课,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鼓励大家积极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餐桌文明是校园文明的重要体现,学校在教育宣传和机制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辽东学院党委书记周立说,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从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到勤俭节约办教育,把节约资源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记者 刘勇) (责编:李依环、杨光宇) 欧亿代理官网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
欧亿平台开户> 欧亿注册1970_村里来了科技扶贫“智囊团” 欧亿注册1970_村里来了科技扶贫“智囊团” 原标题:村里来了科技扶贫“智囊团” 中秋时节,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陈台子村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宁静祥和。 3年前,这个位于燕山深处的小村庄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260户村民,有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12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3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通了,路灯亮了,桥建起来了,田间作业路硬化了,村里小学用上了自来水。特别是引水上山工程完工了,今后再也不用肩挑背扛地上山给果树浇水了。”提起3年来的巨大变化,陈台子村支部书记王建华感激地说,“多亏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派来的驻村工作组,不光把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搞好了,还指导村民依靠科技搞种植养殖,增产增收,村民们都说工作组是个‘智囊团’。” 陈台子村耕地面积只有650亩,全村880口人,人均不足1亩,但山场面积达两万余亩,阔叶植被覆盖率高,坐拥绿水青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驻陈台子村工作组经过实地走访,结合村情,依托村里丰富的资源,确定了陈台子村产业扶贫项目:特色种养业、庭院经济、红色旅游业等。 “科技帮扶是我们学校的优势,2018年驻村以来,我们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探索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的产业项目,培养立村产业,为实现短期脱贫、长期致富打下基础。”工作组组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王伟说。 村民陈仲春就是工作组科技帮扶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他建起了牛车沟木耳种植合作社,头两年木耳产量低,品相也不好,卖不上价。“工作组知道后,专门把他们学校的菌类种植专家请到种植合作社,现场查看,研究分析,为我详细讲解木耳种植养护的技术要领。这两年木耳产量、品相、价位都上去了,也敢扩大种植规模了,已经从一开始的10万棒发展到现在的60万棒了,接下来工作组还准备支持我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菌类新品种。”陈仲春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如何让每一户贫困户都稳定脱贫、长久致富呢?王伟和两位成员孙学文、赵赓在村里走家串户,征求村民意见,结合陈台子村资源优势和村内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庭院经济,在陈台子村推广试种作物新品种,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案。 “我们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苗种560棵,成活率接近100%;免费提供2.5万株红薯新品种――烟薯25进行试种,免费提供小米新品种50余斤进行试种,目前产量和品质都很好,计划今年大面积推广。”王伟说,工作组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科研优势,加大对陈台子村农业产业升级的帮扶力度,让贫困户和村民们依靠科技力量实现脱贫,走向富裕。 “目前各家各户的庭院都种上了阳光玫瑰葡萄,在后院山坡地散养‘溜达鸡’,对小米、红薯进行品种改良,增加附加值。”王建华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阳光玫瑰葡萄现在在南方每斤能卖到50元至80元,一个庭院至少能产1000斤,光这一项就能收入几万元。还有各家后院散养的鸡都是吃野菜和虫子长大的,下的蛋营养丰富,鸡肉质地紧实,去年年底,一只鸡卖到了120元,鸡蛋10元1斤。小米和红薯新品种去年试种就很成功,亩产量高,而且卖价高,比过去每亩至少增收1000元。另外,工作组还多次邀请农广学校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教授来村里进行果树栽培技术培训,今年果树也增产了。” “庭院经济的成功尝试让我们对陈台子村脱贫致富有了充分的信心,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路,谋划下一步工作的底气。”王伟说,通过查阅史料,工作组发现陈台子村拥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抗日战争期间的藏粮洞、藏枪洞、会议洞、放哨洞等遗迹依然存在,于是他们立即铺设道路、修复保护古迹,将这些红色遗迹整合打造成陈台子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县、市相关部门验收,今年8月28日正式挂牌“秦皇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有10个单位、300余人次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村里贫困户通过提供农家乐体验和销售土特产品实现增收1万余元。 “不愁吃穿不愁住,有事可做有收入,这就是咱眼下的幸福生活!”陈台子村最后一户脱贫的贫困户刘长秘说。在他身后的山坡上,自家的300多棵果树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每个果实都闪耀着科技种植的光辉。(耿建扩 陈元秋) (责编:李依环、杨光宇) 加入欧亿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
欧亿代理1970> 欧亿平台注册_徐诵明:复兴民族之基础在于教育 欧亿平台注册_徐诵明:复兴民族之基础在于教育 原标题:徐诵明:复兴民族之基础在于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里的徐诵明铜像 资料图片 西北联合大学 资料图片 徐诵明翻译的《病理学》 资料图片 【述往】 学人小传 徐诵明(1890―1991),浙江绍兴新昌人,教育家和病理学家。1903年考中秀才,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1907年赴日本留学,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8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留校从事病理学研究。1919年归国,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病理学教授。1928年至1948年,历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北平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同济大学校长兼医学院院长、沈阳医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任北京医学院一级教授。译有《病理学》等,著有《学校卫生》等。 今年是我的外祖父徐诵明先生诞辰130周年。我经常想起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里那尊他老人家的半身铜像,那是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建校80周年时,为了纪念他而雕塑的。转眼快三十年过去了,这尊铜像依然默默注视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师生。 徐诵明始终与人民大众站在一起,不计个人名利,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以教育救国的理念服务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医学教育。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作为中国病理学、西北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爱国情怀,他的治学风范,就像那座铜像一样,将被中国教育史所铭记。 科学治校 为国育人 “复兴民族之基础在于教育”,这是1939年5月19日,徐诵明在《一九三九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同学录》上的题词,这也是他一生坚守的教育理念。徐诵明在20年的时间里担任过五所大学的校长,其间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始终以一个教育家的姿态,以教育救国为宗旨,为国育人。 清末废科举,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军阀混战时期,张作霖入驻北京,又搞了一个京师大学校;而国民党北伐胜利后,京师大学校改为中华大学,这就是后来的北平大学。北平大学是模仿法国拿破仑帝国大学的大学组合体,如今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也曾是这所大学的一部分。北平大学成立于1928年,到1939年解体,共12年历史。1932年,徐诵明成为北平大学的第三任校长。他的前两任是大名鼎鼎的李石曾、沈尹默。 在北平大学校长任上,徐诵明首先做的,是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其逐渐走向稳定,聚集了众多名师和优良生源。几年后,日寇侵入华北,徐诵明又坚定不移带领师生走上了西迁之路。 1944年,徐诵明调任同济大学校长兼医学院院长。那时,同济大学在四川宜宾李庄办学,条件十分艰难,“一无电灯,二无书店,三无影剧院”,又面临物价飞涨,学校的经济十分困难。徐诵明坚持勤俭办校,领导同济大学渡过了难关,还扩大了规模,在校师生人数有所增加,学校的设备有所充实,院系设置有所扩增。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他的眼光紧盯世界教育前沿,建立了法学院;将工学院造船组改为造船系,增设了机械专修科;把理学院数理系分为数学与物理两系;医学院先后建起了生理馆、药物馆、解剖馆等,组建附设了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还建立起了国内第一所正规化的医事检验学校――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他还改变了同济大学历来只聘留德人员的旧规,开始聘请一批留英留美人员任教并派出妇产科教授胡志远到美国留学。他在任的这段时期,同济大学开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借鉴世界名校的做法,在战乱频仍的中国实属不易。“注意民主办学和广延人才”,这是同济大学校史对徐诵明的评价。 抗战即将结束之际,迁至大后方的学校都纷纷酝酿、部署归返原地的工作,国民党当局有意将同济大学留在四川,徐诵明考虑到学校的发展和广大师生的意愿,坚决不同意。蒋介石到宜宾巡视,见到徐诵明,面询可否将学校留在四川重庆续办,徐诵明告其全校师生员工返回上海的心情迫切,表示无法从命。1945年10月23日,学校成立了迁校委员会,徐诵明于1945年12月先期到上海,找上海当局及一些故友旧好,多方联系求助,商定迁校事宜。他在写给教育当局的信中慷慨陈词,言称:“得其在原地恢复弦诵之声,继续为国育人,则幸甚至矣。” 1946年6月,同济大学迁回上海。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的校友、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说:“应该感谢徐诵明校长,他坚持回上海,拒绝蒋介石迁校重庆的命令。学校发给每人若干复员费,自己设法寻找交通工具回上海。” 除了担任综合性大学的校长之外,徐诵明还兼任过医学、农业、法商、工学等学院的院长。特别是作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担任过多所医学院校的校(院)长。 1919年,徐诵明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教。自此以后,他便积极投入医学教育之中。在北平大学医学院,他主张实施七年制的教学,在《教育通讯》上发表关于医学院建设的文章,指出中国医学条件差、人民健康水平低、从医人员匮乏的现状,介绍北平大学医学院各个专业的设置,而且介绍当时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医学院的情况,鼓励学子报考医学院。 在其他学院任职,徐诵明也绝不做空头院长。在北平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任上,他就对农业教育的战略性有所思考。在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33年级毕业同学录》所作的序言中,他指出:“我国以农立国,而比年以来,农村破产之声,日益腾播,国本所系,人人皆知其危殆,于是政府不得不亟筹挽救之法。”他惊呼:为何“农村破产”“劫夺勒赎,几遍全国,少有盖藏之家,不遑宁处”?为何“田主不能自耕,不敢斥其余资以购田”“田多荒芜”?为何“赤地千里”“渠堰荒废”“蚕桑畜牧苟一遇之,无不荡然”“村落相望,尽为死墟”?为何“疾病巫觋,迎神赛会,赌博游冶,毒药之嗜,足以倾其家丧其身者,日趋之而不觉”?虽然与政治风俗不振、农政不修有很大关系,但农学诸君无法“展布所学”,教育不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振兴垂危之民族农业,必须由倡导新的“学俗”做起,“学俗不倡,其关系尤巨。深望本院毕业诸君,人人以救国之责自负。出其所学以振此垂危之农业,庶国本得以鉴定,而民族亦有复苏之望乎”。可见,他始终把教育事业与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徐诵明继续着他的医学教育事业。 他提出,“旧医学教育必须改革”。在他看来,以往的医学教育之所以成效甚微,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反动的统治阶级徒知剥削自肥,对于人民的疾苦灾害,从来漠不关心。虽然,在40余年间办了42所医药院校(包括私立13校,军医学校不计其内)”,但是“经费是否足用?设备能否合于条件?师资如何培养?每年能养成医师若干人?均无通盘周密的计划。人民的急迫需要何在?自然更不在彼等思虑之内”。第二,“医学教育制度不良,也是不能收到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包括:一是“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目标,学成以后,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是为求技术而学技术”;二是“没有树立独立自主的医教体系,学制也好,教材也好,大多数不是抄袭英美,就是效仿日本,适合国情与否?很少注意。少数学校还有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教员讲课,学生笔记,不是满口英语法语,就是满纸德文日文,殖民地式的教育,表现得充分无疑”;三是“旧制医科分专科学校和学院两级,都招收高中毕业生,专科级五年毕业,学院级六年毕业,但也有延长至七年八年的”,“粗制滥造,固所不许,徒知提高而不知普及,斤斤于年限之长,也是太不切合实际”。 那么如何改革呢?他主张:第一,“授以医务人员应备之道德,公医制度和医学发展史,使学生于入学后即奠定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第二,“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医学教育,一切均由解决广大人民的发病痛苦出发,基础科目服从临症科目,临症科目服从现实需要。教材由中央统一编审,以期适合国情。对于欧美医学,必须批判后始予接受”。第三,为早日解决广大人民的疾病痛苦,应改善教学方法,使理论联系实际,缩短学制。年限虽然缩短一二年,“质”不仅不致降低,反而可能提高。第四,在通专教育方面,主张推行“专科重点制”,故推行“在学生时期开始专科化”。 20世纪50年代,在卫生部统筹领导下,徐诵明还规划了全国医药院校的建设发展、招生规模,使新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不畏强权 教育救国 在民族大义面前,徐诵明一向旗帜鲜明。 1935年,日伪炮制“冀察政务委员会”,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徐诵明与北京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合签署发表了《北平教育界同人宣言》,公开反对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这之后,平津各校于12月6日向国民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全国各报馆、各通讯社、各杂志社、各机关发出通电。几日后,“一二・九”学生运动开始,在游行学生中,有3名北平大学学生被捕,翌日由徐诵明保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京沦陷。9月,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合并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此前担任北平大学校长的徐诵明成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主持校政(临时大学不设校长),兼任该校法商学院院长。在徐诵明的号召下,北平大学各学院六百余师生冲破日伪封锁线,想尽方法陆续到达西安。 这年年底,上海、太原等地相继失陷,关中门户潼关告急,敌机经常飞到西安上空侵袭轰炸,西安临时大学不得不迁往陕南汉中,改为西北联合大学。饱经艰辛的流亡爱国学子们不愿迁校,抗战爱国的激情日益高涨,时刻准备奔赴战场。徐诵明理解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但他更懂得作为校长如何保护好师生的生命以及设施、图书、资料等一切资源,这对于中华民族又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他和其他常委们,一起向师生们讲明道理,让大家认识到团结一致、保护好大学并使其正常运行也是抗战的重要任务。 从西安进入汉中唯一的线路就是川陕公路,这条路翻越秦岭山区,十分险峻,常有车翻人亡的事故发生。为了保护师生安全,学校成立了以徐诵明为首的17人迁移委员会。1938年3月16日,西安临时大学正式迁离西安,全校以军队编制组成,在“行军大队长”徐诵明的带领下,师生们又一次走上了流亡之路。他们踩着泥泞道路,啃着锅饼,唱着“为了保卫家乡、土地……咱们站成队伍,一起拿起枪杆”,过渭河、越秦岭、渡柴关、涉凤岭,徒步500多里,经过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抵达汉中。在这个队伍中就有我的外祖母王熙金女士,她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小脚妇女。我的母亲徐幼青当时只有五岁,她的大姐徐幼惠刚从日本归来,年方25岁,当时在临时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任助教,也跟随父亲走上了抗日育人的道路。许寿裳、徐诵明之子徐一郎承担起护送徐家女眷奔赴汉中的任务。 刚刚抵达汉中,还未到住所,徐诵明就马上在先遣人员的工作基础上,亲自勘察选定各学院的校舍,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论及战时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时,徐诵明指出:“不一定非拿枪到前线去才是救国,我们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也一样是救国”。“洵为国家百年教育至计”,在抗战时期,战区内教授学生不应失教失学,并当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之需要。 在他看来,在长期抗战中,“身受大学教育之青年”应当“为民前锋”,“誓必尽逐倭寇,光复河山,重返北平,不失旧物”,另外还要“作建国储材”,效力不可后人;“吾侪生此伟大之世,允宜及时精进,努力贡献。凡在国民,咸有斯责”。他还以《离骚》中的诗句“陡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来勉励毕业同学。 对于战时高等教育如何成为复兴民族之基础,徐诵明有完整而具体的思考。其一,战时大学,要“从事必须之建设”,使其“渐成为一完善之大学”,故要保证基本教育经费的投入;其二,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方面,他认为“每一大学必须有实验室、图书馆及实习工场三种基本设施,否则对于学生课业之研究、实验工作等,均无妥善办法”;其三,在学生就业方面,他认为“值兹时期,各机关团体,纷纷裁员,各生对于个人职业问题,自感焦虑”,毕业生又“为数颇多”,故必须做好“毕业生服务问题”,“以期学能致用,增加抗战力量”;其四,“导师制非切实施不可,其能否生效,在导师之负责指导,故对于导师之择选应特别注意”;其五,在战时迁徙地,“学生之一切举动,均宜自行检点,以期为民众之表率”,具体如“汉江游泳,务宜穿着游泳衣,藉重观瞻”,“购置各项用品,言语务须和蔼,如商人故意抬高物价,尽可报告县政府,加以制裁,不可直接办理,致起冲突”,唯有如此,才能“为民众之表率”,效命于民族复兴,“领导地方提高文化”。 1938年7月,抗日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西北联大师生爱国进步的倾向,使国民党教育当局深为不安,他们加强了对进步教授的控制,增派了胡庶华、张北海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常委。1938年9月,新学期开始,徐诵明请辞自己兼任的法商学院院长,聘请鲁迅的好友、历史系主任许寿裳为法商学院院长,但遭到了国民党教育当局的抵制,他们认为徐诵明走得太远了。他们组织三青团围攻许寿裳,并越过校常委,直接任命张北海为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得知消息后,立即向学校提出辞呈,徐诵明随即批准他的请求,同时自己也向国民党教育部提出辞职。 因为此事,国民党当局对徐诵明非常不满,并以解散西北联合大学作为威胁,一面派特务带枪住校监视,一面密令徐诵明解聘西北联大曹靖华、韩幽桐、沈志远、章友江等10多位进步教授,徐诵明坚决不执行解聘教授的命令,认为办大学应该坚持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方针,而被要求解聘的这些教授是为坚持爱国抗战,才从繁华的北平来到了偏僻的陕南,为抗战育人贡献力量,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大家应该同患难,而不应解聘他们,使他们失去养家生活的保障。他的这种行为被国民党当局认为具有包庇左翼分子和容共的嫌疑。当徐诵明又一次拒绝执行解聘进步教授的命令后,他们开始逮捕进步教员和学生。徐诵明鄙视国民党当局在西北联大伙同胡庶华、张北海安插特务,树立党羽、排除异己的行为,愤慨其不顾抗战时期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用非正常的行政手段干涉具有革命传统的北平大学的教学工作。徐诵明与其他40多位爱国教授愤然辞职。 有同学质问:“爱国何罪?”1939年暑期,趁师生不在校的间隙,国民党当局宣布将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等五校。从此,西北联大之首的北平大学在国民党的迫害下,从历史上消失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悲剧。但徐诵明的爱国热忱和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品格,深深留在广大师生的记忆中。 史学家顾颉刚在回忆录中写道:“西北联大本来徐诵明做得很好,他(陈立夫)派张北海作该校法商学院院长,带了手枪去发给学生,教他们闹起风潮来,把徐氏逼走。” 发展学术 填补空白 1919年,徐诵明从日本归国后,先是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授病理学。这所学校的校址是清代“御医院”的旧址,设备差,校舍简陋,但具有民族特色,又是中国创办较早的西医学校。在这所学校,徐诵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病理学教研室,填补了我国病理学的空白。 那时,很多教会学校用英文授课,但徐诵明坚持用中文讲课,使用中文医学名词。在学术上不受当时各国学派的局限,尽量融会欧、美、日诸派之长。授课时也不局限于老教材,而是广泛引述英、日、德的医学文献,内容充实,使教学卓有成效,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当时,没有中文的病理学教材,徐诵明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的《病理学》译成中文。他顶住压力,推进尸体解剖,积累尸体标本,以供教学和研究之用。1920年,他出席医学各科名词审查会议,负责审定病理学的中文名词,这一工作奠定了用中文讲授西方医学的基础。他采用的病理学中文名词如“梗塞”“血栓”等一直沿用至今。 他不仅大胆引进病理学理论,创建中国病理学学科,培养病理学人才队伍,而且积极推动中国的法医学建设,培养法医学人才。他认为法医学虽然当时在中国的地位还不是很高,但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逐渐认识到法医的重要性。法医是技术科学,若能深入研究,也是科学救国的一端。他对早期的中国法医工作者提出希望:“只要诸君努力,将来希望很大,出路极广。”他当时的助教和学生洪式闾、林振纲、李漪、许荫棠、林几、潘世晟等,日后都成为中国卓越的病理学、法医学专家。其中,林几于1931年在北平大学医学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法医学教研室,成为中国法医学奠基人,而洪式闾则成为寄生虫学的奠基人。 北医的毕业生对他的课程记忆颇深,著名儿科专家隋式棠曾回忆说:“我是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初开始,医学课程既无中文课本,又乏现成讲义,教师们的讲稿都是从外文书籍中摘录来的。上课时先生讲,学生记。由于多数学生没有笔记习惯和不谙教师口音,下课以后还必须互校笔记,重新整理,颇为麻烦。至1932年,开了病理学课程,由已接任平大校长的徐诵明教授主讲。徐师的讲稿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兼之其口齿清晰,声音柔和,抑扬顿挫,字字人耳,遂免却了学生们课后校整笔记之苦,极受大家欢迎。这是我从小学到大学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自从担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起,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徐诵明都亲自讲授,主题都是如何成为合格的医学工作者。外祖父曾对我讲,“人者仁也”,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要敬畏生命、尊重患者。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甚至是敌人,只要他身患疾病,医务工作者都应该救死扶伤。自幼受到家乡硕儒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影响的徐诵明,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把他的思想传递给学生们,他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不光要培养能治病的学生,还要培养有良知的学生”。 2019年,西北大学复办医学院,招收的首届本科生班级就被命名为“徐诵明医学卓越班”。这是对徐诵明的纪念,也是对新一代医学工作者的期许。 (作者:徐冬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责编:李依环、杨光宇) 欧亿平台待遇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
欧亿注册登录> 欧亿注册1970_思政工作让学生“群星闪耀” 欧亿注册1970_思政工作让学生“群星闪耀” 原标题:思政工作让学生“群星闪耀” 在武汉理工大学首届“理工故事”展演会上,“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017级本科生王春苗自立自强、在逆境中坚持传递爱与温暖的故事,感动并激励着同学们。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涌现出全国“最美大学生”黄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坤、“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赵云龙等一大批自强不息、奉献担当、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的优秀大学生典型,“理工群星”光芒闪耀。学校“群星闪耀”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武汉理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任务。自2011年以来,武汉理工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至今已持续了10年。2019年,学校党委制定《武汉理工大学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从校党委书记、校长到院系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社团等,与学生交流谈心,化身成长导师,陪伴学生们成长成才。 与学生面对面了解需求 武汉理工每年有包括校领导、两院院士、学科首席教授、精品课程名师等在内的“名师名导”1100余人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他们从细微处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真实需求。 9月7日是秋季开学第一天,同学们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返校第2天,武汉理工党委书记信思金来到自动化学院电气1702班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们疫情期间在家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返校后的困难和需求。得知大多数同学对就业着急,还有的同学对升学有疑虑,9月18日下午,他把同学们召集起来开班会。 班会上,信老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同学们,成长是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遇到困难要有信心,不要过分焦虑。他说,武汉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提前部署,搭建了云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帮扶等全方位的服务,集全校之力让每一位毕业生工作有着落。他叮嘱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校园时光,好好准备就业和升学,认真完成学业。 信老师给学生开班会已持续了十多年。“信老师的班会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电气1702班刘箫鹏说,细节见真情,不论在路上遇到,还是走访宿舍、班级,信老师总是细致地向我们询问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问题,并帮解决。 像信老师这样面对面了解学生需求,一切为了学生的班主任,武汉理工有很多。结合最前沿纳米知识和自身科研经历,材料学科首席教授麦立强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班级学生先后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荣誉。于细节中教学生做人做事,“湖北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张庆英教授言传身教,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妈妈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办秘书赵敬泽带出“最牛毕业班”,班上7成学生被保送高校研究生。 与学生交心谈心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领导干部和老师不仅关心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乐于与他们交心谈心。“奔赴抗疫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央企楷模’彭寿校友、主动参加雷神山医院援建工作的研究生胡传俊等,张清杰校长用身边榜样激励我们,弘扬抗疫精神、保持创新品格、坚守家国情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廉思甜说,3个月前的毕业典礼上张校长的讲话,一直激励着自己。 “‘开学第一课’嘱咐新生学习人民英雄,珍惜大学时光,毕业典礼讲校友励志故事和校史,给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提出中肯建议,在座谈会、校领导午餐会上与我们倾心交谈,校长信箱及时回应学生诉求……张校长像家长一样,始终关心关爱着我们。”2020届毕业生尹珊至说。 不仅校领导,武汉理工每一位老师都把关心学生融入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动1202班陈同学入学后一直闹着要退学复读,辅导员做了好几次工作,都没说通。看到他情绪低落,对未来茫然困惑,班主任袁成清老师主动找到他,分享自己当年高考失利的经历,一起分析安心学习和退学复读的选择,解开问题症结。一番长谈后,陈同学说:“您放心,我再也不提退学的事了,一定往前看。”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成绩名列全班第二,现已从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毕业。“在初入大学的迷茫阶段,是袁老师跟我谈心,给我鼓励和帮助,让我重拾学习的动力,在人生道路上大步前行。”陈同学至今对袁老师充满感激。 即使是对已毕业的学生,武汉理工也一直关心、支持着他们,不讲条件、不求回报。“无论离开多久,走的多远,无论顺境逆境,我都是母校的孩子,母校都一直帮助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国良校友饱含深情地说。遭遇困境时偷偷回母校寻求精神力量,在研究“碳纤维”过程中母校有求必应,张国良最终实现了碳纤维产业化的梦想,填补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他说,母校是求知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港湾,“卓越”是母校给予他最大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理工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业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三大行业培养人才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校友成为引领科技、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领军人才。C919大飞机、“长江上的复兴号”江海直达船、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等,武汉理工参与研制的强国重器在祖国长空、深海和大地闪耀。据统计,自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武汉理工共400余名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投身西部建设,近300名学生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每年35000余人次参与助残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夏静) (责编:李依环、杨光宇) 欧亿平台怎么注册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
欧亿代理> 欧亿代理1970_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用世界定义人生,从这里走向世界 欧亿代理1970_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用世界定义人生,从这里走向世界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26日上午举行,1534名本科生、1264名研究生、116名博士生加入北外,开启人生新篇章。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对全体2020级新生进入北外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他以“用世界定义人生,从这里走向世界”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三点寄语: 第一,专精博学,通晓多元世界。作为北外人,首先要精语言,通过语言学习,学会运用国际比较的视野认知世界;其次要强学识,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去思考和探究,体验不同的学科之美,融合提炼形成独特的思维框架;再次是通世界,既要探究世界,也要讲述中国,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 第二,明德修身,提升主观世界。希望同学们认真体悟,明德修身,习得纵横古今的天地正气。希望同学们在北外的学习时光里,传承北外精神,铸光明的“北外魂”,做卓越的“北外人”。希望同学们要以更开阔的视角凝视和观察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世界,努力成为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和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领者。 第三,胸怀天下,贡献未来世界。北外是北京的北外、中国的北外、更是世界的北外和未来的北外。同学们选择北外,新使命和新担当从此塑造着同学们崭新的人生。探究世界、讲述中国、贡献未来是北外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在巨变的世界里丰富人生阅历,在广阔的世界里开拓人生格局,洗涤心灵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能力改造客观世界,胸怀天下贡献未来世界。用世界定义人生,从北外走向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 /校方供图 以下为杨丹校长《用世界定义人生,从这里走向世界》主题演讲内容节选―― 金秋九月,北京如诗如画。经过疫情的洗礼,同学们怀着青春梦想,踏入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沉寂多日的北外校园,终因你们的到来,再次青春涌动、朝气蓬勃!我代表王定华书记和全体师生员工,向2914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学校天大的喜事。今年阿姆哈拉语12位新同学,开创了该语种在中国教育的先河;同学们当中有全国游泳冠军、健将级运动员国际新闻传播学院王德钰同学;有刚刚从火箭军褪去戎装的“优秀士兵”西班牙葡萄牙语学院王昭熙同学;有最年轻的天枰座女孩,即将迎来16岁生日的国际商学院的刘思妤同学;有来自西藏尼木县,边打工攒学费边勤学备考的藏族姑娘,专用英语学院研究生索朗曲吉;有来自祖国西北角,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维吾尔族男生,一个人跨越千山万水赴京求学的亚洲学院如则瓦柯;还有来自尼日利亚的精通三国语言,攻读我校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李明诚;有刚刚从云南鹤庆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研究生支教团同学。日语学院张禹佳同学,坚守“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的信念,诠释着人生张力。 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准备了惊喜大礼包:今年更多男同学报考北外,男生比率比2019级显著增加,校园生态更加优化,当然离女同学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天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9周年校庆日,同时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双喜临门,将成为献给新同学特殊的历史记忆!学校设立了北外全球奖学金,让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都有机会获得学校资助,出国学习实践。北外人,世界行,将成为百分百! 同学们,环顾全球,你们所要行走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变在何处?道在何方?是危还是机?中国怎么办?大学怎么办?青年怎么办?这是大学要回答的时代之问,也是同学们要回答的人生之问。因此,我想与同学们分享的寄语是: 用世界定义人生,从这里走向世界。 第一,专精博学,通晓多元世界 通晓世界才能把握人生方向、通晓多元的世界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作为北外人,首先是精语言。一门语言就是一种文化,学习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同学们要通过语言学习,学会运用国际比较的视野认知世界。无论什么专业,“字正腔圆、落落大方、口吐莲花”的外语就是北外人行走世界的靓丽名片,也是我们认知世界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是强学识。大家都熟悉培根的《论读书》,最为经典的中文译本出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泰斗王佐良先生之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希望同学们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去思考和探究,体验不同的学科之美,融合提炼形成独特的思维框架。 再次是通世界。北外人既要探究世界,让中国了解多元的世界;也要讲述中国,让世界了解变化的、立体的、鲜活的、可爱的中国。认识世界不仅需要博览群书,还要把全球当作校园,把国家当作课堂,深入地体验这个世界。既去发达国家,也要去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世界上最贫困最艰苦的国家和地区。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有更大的世界,才能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你们在世界各地走过的路,看过的人,经历的风景,听过的故事,最后都会成为你们思想、情怀甚至人生的一部分。 第二,明德修身,提升主观世界 心中有丘壑,眉间显山河。胸怀有多广,天下就有多广;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界有多高,未来就有多高。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这是古人修身的境界。在东院丽泽亭的柱子上,写着周恩来总理的一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道出了择友的标准、修养的境界、读懂大千世界的气度,这正是北外人主观世界修养的理想追求。希望同学们认真体悟,明德修身,习得纵横古今的天地正气。 “北外人”之所谓“北外人”,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北外魂”。北外校歌“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是一代代北外学子的青春之歌、奋进之歌。79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北外人把青春和热血投入到民族救亡、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希望大家在北外的学习时光里,能够铸光明的“北外魂”,做卓越的“北外人”。 生逢大时代,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视线从个人目标和成就移开,以更开阔的视角凝视和观察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世界。努力成为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和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领者。北外人要有中国深度。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只有对中国文化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与世界文明进行深入对话,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北外人要有全球广度。我们要以专业眼光深度地体悟全球文明,感知全球格局,明辨发展方向。北外人要有人文高度。我们要用平等、包容、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把对家的坚守变成为对世界的坚守,把对亲人的笃定变成为对人类的笃定。 第三,胸怀天下,贡献未来世界 心有天下,才有天下。世界塑造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也影响世界的未来发展。北外是北京的北外、中国的北外、更是世界的北外和未来的北外。 同学们选择了北外,也选择了北京。北京是千年古都、现代新城、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在北外求学期间,大家可以充分体悟北京,感受中国和世界互动的脉搏。 北外是中国的北外。回顾历史,北外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兴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展望未来,北外也将传红色基因,承时代使命,盛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北外是世界的北外。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需求。 遍布世界各地的北外人,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这种使命担当。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有亚投行创始行长金立群校友的重要贡献;大国外交有驻美大使崔天凯校友、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校友展示大国形象、北外精神;维护国际正义的海牙国际法庭,有国际大法官薛捍勤校友的身影;北京申奥现场,有为国际奥委会留下完美印象的杨澜校友的身影;利比亚战争前线真实报道,有战地记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焦阳校友的身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外师生更是闻令而动,发挥语言优势,为人类健康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逆全球化的声音甚嚣尘上的历史时刻,北外更要以理性、智慧和大气,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永不脱钩的,坚强而有韧性的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术桥梁。 同学们,愿你们多年后都能记得这个早晨。从这一刻起,“北外人”的新身份从此与你们终身相连,新责任、新使命和新担当从此塑造着你们崭新的人生。探究世界、讲述中国、贡献未来是北外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希望同学们,在巨变的世界里丰富人生阅历,在广阔的世界里开拓人生格局,洗涤心灵改造主观世界,提升能力改造客观世界,胸怀天下贡献未来世界。 用世界定义人生,从北外走向世界。 (责编:孙竞、熊旭) 加入欧亿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
欧亿代理注册> 欧亿官网注册_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 欧亿官网注册_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 人民网北京9月27日电 25日,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发表了题为《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的讲话,勉励新生要爱国、奉献、创新、担当。 张军表示,希望每一名北理工学子,传承延安薪火,牢记报国使命,勇担复兴大任,做“明德致远、宽厚基础、精深求是、包容创新”的高层次领军领导人才,奋楫争先、勇立潮头。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在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学校供图) 以下为张军院士《延安精神传薪火 矢志报国立潮头》主题演讲内容节选――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赵长禄书记,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2020级4988名硕士研究生、1116名博士研究生,特别是,4368名首次加入北理工大家庭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还有部分远在海外的留学生新生,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入校报到,在这里,也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期待我们早日相见!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们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同舟千帆渡,共担风雨时。在疫情阻击战中,北理工发挥学科优势,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医疗装备研制等相关工作,与一线的抗疫勇士协力同行。对同学们来说,在这不同寻常的时期,大家的学习生活也面临极大考验,但你们意志坚韧、心态积极,克服备考、复试中的重重困难,最终在北理工校园顺利“会师”。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学校已经准备充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与学校团结一心,携手共筑抗疫安全防线! 六天前,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了建校8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理工大学诞生于延安烽火中,艰苦奋斗、服务抗战建国;成长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燃情奋斗、兴学图强;奋进于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北京理工大学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内涵提质、矢志一流。80年时光流转,北理工人始终不改报国初心,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谱写了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壮丽篇章。延安根脉、报国情怀,是铭刻在每一位北理工人身上的基因标识和成长密码,也是北理工将赋予你们的气质品格。 爱国,是北理工人最鲜亮的底色。我校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教授,1979年远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时,在论文扉页郑重写道:“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冯长根教授坚信,“报效祖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份内事”,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将一腔热血播撒在祖国大地上。 奉献,是北理工人最无悔的誓言。自然科学院老院长李强,是校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反帝爱国,领导“五卅”学生运动,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专注科研,主持建造短波广播电台,把党的声音传到全国;跨界经济,投身外贸领域,引资建厂促进对外开放。“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李强老院长一生,为党的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创新,是北理工人最执着的追求。我校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澜,2006年放弃美国高校教职,毫不犹豫回到母校任教。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支持着他带领团队,突破了长期制约飞秒激光技术发展的理论瓶颈,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担当,是北理工人最赤诚的品格。自动武器专家朵英贤院士,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是我军主要武器装备之一。光学专家周立伟院士,奋力开拓“夜视”技术,为我国微光夜视领域发展开辟了道路。还有一生科技报国的王越、毛二可等院士群体,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勇担重任,展现了北理工人的时代担当。 同学们,作为学校建校80周年迎接的首批“80后”研究生新生,你们将在这片红色土壤中学习成长。来到北理工求学,不仅仅是一次选择,更意味着一份重托、一项使命、一腔热忱。借此机会,我也想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一是立德为先,以重大选择见真抱负。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包括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60余位院士、一大批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一投身于国防事业和基层一线,选择了热爱并为之奋斗终身的领域,生动诠释了“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同学们,希望你们像师长们一样,明德致远、为国奉献,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抉择。 二是强基为本,以守正创新见真学问。2017年6月,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生命科学载荷,搭乘“龙飞船”,成为首个登入国际空间站的中国空间科学项目。该项目团队的优秀骨干,2014级博士生杨春华,在北理工12年的求学生涯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中多项“第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同学们,希望你们向杨春华学习,宽厚基础、久久为功,瞄准“从0到1”的突破,勇攀科学高峰。 三是精深为实,以拼搏事业见真劲头。被誉为“北斗女神”的徐颖,是我校2009届博士毕业生。她在多源辅助卫星导航增强方向开展研究,严谨务实、执着求索,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同学们,希望你们紧随徐颖的步伐,行远自迩、精深求是,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事业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干劲、韧劲、闯劲。 四是创新为核,以卓越精神见真功夫。2019级博士生宋哲,深入研究卫星通信阵列测量关键技术,与导师团队协同攻关,发明了系列化测量新体制、新方法、新装置,支撑了北斗系统等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工作,以学生身份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宋哲为榜样,敢于瞄准国际前沿,在追求卓越、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让科技创新迸发涌流。 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家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希望每一名北理工学子,传承延安薪火,牢记报国使命,勇担复兴大任,做“明德致远、宽厚基础、精深求是、包容创新”的高层次领军领导人才,奋楫争先、勇立潮头! 谢谢大家。 (责编:实习生(谢怡君)、熊旭) 欧亿代理官网 www.wsxy.net 无回复 阅读全文 >2020-10-06